|

楼主 |
发表于 2020-9-15 16:48:23
|
显示全部楼层
摄影技巧编辑
一般摄影
拍摄出好的摄影作品需要有一定的器材、耐心,以及一些必要知识。
所谓“摄影”,就是对一些景物的局部或者全部进行拍摄,以被摄物体的独有特征之美来吸引观众。但在拍摄时近景时,通常由于相机离被摄物体很近,所以很容易因为相机的举握不稳定而影响像质。不过你可以通过购买一些适当的器材来克服这些问题。拍摄好的摄影作品需要掌握以下几个技巧:
一、使用三角架
拍摄时必须将相机安装在一个三角架上以防止相机的晃动。尽量的将相机靠近被摄物体,并且注意不要引入不必要的阴影。
二、调焦轨
虽然它不是拍摄时的必备品,但是调焦轨却是一个很好的辅助装置可以帮助你拍摄出好的特写镜头。调焦轨能够使相机以非常小的增距沿着X和Y轴线移动,能够精确的控制相机的位置和画面的景深。如果用移动三角支架来达到理想的位置则是非常麻烦的。
三、使用快门线
即使你已经将相机安装到了三角支架上,但是如果你在按快门的时候不小心,仍然有可能使相机产生晃动,所以为了避免这种情况的发生,我建议你最好还是使用快门线。
四、使用黑色或有色背景
在拍摄时,当被摄物体的背景为黑色,那么就能够使拍摄出来的图像看起来最清楚。你也可以使用模糊的背景,特别是当被摄物体的色彩很浓的时候。
五、在必要的时候使用反光卡
使用一个白色的卡片或是用一张铝箔包在卡片上,将光线反射在被摄物体上,以照亮物体上的阴影部分。需要注意的是不要让这张卡片出现在被拍摄范围内。
六、一定要有耐性
“宁欠勿过”(上)和“宁过勿欠”(下)
“宁欠勿过”(上)和“宁过勿欠”(下)
有时候,即使是一阵微风也会使拍摄到的特写镜头出现模糊的情景。在这个时候,你就一定要有耐性了,最好是等到风过了之后再进行拍摄。同样的,在户外拍摄时,当天上的云将太阳遮住了,最好是等到太阳出来后再拍摄,这样拍摄出来的照片看起来会比多云时拍摄的照片的色彩更鲜艳、明亮一些。
七、运用好构图
奥地利摄影家伊涅斯特·哈斯对于构图,他已达到手中无剑,剑在心中的境界,他认为:“构图在于平衡,每个人对平衡的处理都各有不同。”正如同武功达到最高境界时,已没有招式名称,只凭自己的功力去化解。关于相机在构图中的位置。他认为:“你越能忘记你的器材,越能集中你的题材和构图,那么相机只是你眼睛的延续,再没有其他意义。”
小雅各布斯还认为:“构图的最基本的因素是线条、形式、质感以及这些因素之间的空间。当然色彩同样也是不可忽略的因素。会聚的线条一般能说明透视关系,但并不是所有的照片都非要表现出透视的深度不可。许多杰出的作品都是平面图案。在取景器中的某个景物或人物的肖像,都是根据摄影者个人的感受进行安排的。因此,怎样构图,和怎样选择主体、光线、色彩一样,也能成为一个摄影家独特的个人风格的基础。“在大多数情况下,每幅照片中都有一个或一组形状或形式起主导作用,而照片中的色彩、体积、位置和其他形状等,都是为主导因素服务的。“构图中的对比,是指大与小、明与暗、近与远、主动与被动、平滑与粗糙、色彩的浓艳与轻淡等等的对比。要多利用这些相互对立的因素,通过它们使主体影响整个构图。例如,恰当地利用对比法则,照片就会具有强大的魅力。”有些人或许对构图有天赋。
当画面中被摄主体在画面中所占比例过小,或画面的空白空间比较单调时(例如拍摄夕阳下的高楼大厦时),可以创造性地运用欠曝形成剪影作为前景,通过黑色的剪影既可以压迫观众的视觉投向被摄主体,同时黑色剪影也不会分散观众的注意力。我们甚至可以运用以剪影作为主体的边框,形成方、圆或变异的各种形状,使平常的景物具有独特的画面形式感,增加画面的纵深感。
“宁过勿欠”与“宁欠勿过”的两种曝光原则
关于摄影坛里“宁过勿欠”与“宁欠勿过”的两种曝光原则,各有各的观点,两者都有为数不少的支持者。顾名思义,“宁过勿欠”指的就是“宁可过曝也不可欠曝”,只要曝光直方图不超出右边界,就可以放心地过曝,这样反而能让画面最大限度地干净细腻,并且感光度越高,效果越明显;“宁欠勿过”指的是“宁可欠曝也不可过曝”,因为欠曝带来的图片不够亮的问题完全可以用后期PS补救回来,而一旦过曝、丢失细节,拿什么软件都难以解决了。
婚纱摄影
面部表情要自然真实,略带微笑
拍照最忌表情僵硬,婚纱摄影时也不例外,如果新娘面相呆滞木讷,像是被人强制安上去的一般,拍出来的效果肯定不会好;虽然拍结婚照是非常甜蜜开心的事,新人也切忌笑的自然不要太过,微笑最好。
身姿端直,打起精神
拍摄时身姿端直才有美感,切忌耷拉着脑袋,显得无精打采的,再好的摄影师也拍不出好照片来。
姿势张弛有度,优雅美观
拍照时可以摆各种各样的姿势,或微微扬手,或稍微侧身,或低眉沉思,或翘首远盼……配合摄影师的建议,新娘可以摆出很多优美的姿势。这里应注意动作的幅度,张弛有度,优雅得体,动作切忌过于张显而流于夸张,也不能过于细微而显得忸怩作态。
巧用道具,增添美感
新娘手持扇子会增添一种古典韵味;双手捧花会让新娘和花朵相得益彰;贴近自然会独得一份清新和宁静;而靠近新郎会让新娘看起来更加甜美幸福……凡有所依,必添美感。
保持妆容,完美结束
婚纱摄影持续时间较长,有的甚至会持续一天,这时候我们就应该确保婚纱礼服的整洁干净、新娘妆容和发型的完好无缺。
婚礼摄影
1、有时侯爱是不需要说出来的,一个微小的动作,无声的爱更能打动人心,“LOVE”,手势、背影,此处无声胜有声。
2、镜子一向是摄影中运用最多的小道具,从镜子折射中拍出的照片效果总是出其不意,效果极佳。新娘借着镜子与伴娘站在了一起,相得益彰,妙然有趣,互动得非常到位。
3、除了新娘,孩子是婚礼上最容易捕捉精彩镜头的人,当他们站在一起,女人与小孩,美丽与童真,在这一瞬间,幸福的未来就在眼前,触手可及,记录永恒。
4、谁说婚纱照上的新郎必须中规中矩,偶尔的搞怪也是不错的创意,当然有伴郎的作伴更好,感情越深越二,这样的婚纱照记下的是新郎与哥们之间满满的基情之爱。
5、出嫁的女儿总是要哭的,感谢父母养育之恩,不用去拍流下眼泪的瞬间,或与父母或与祖母母亲新娘三代人一起手手相牵,温情默默足以打动所有来宾。
6、婚礼礼成之后的新人相拥亲吻有太多的创意可以拍,让所有的来宾蒙上眼睛,假装没有看到他们的甜蜜,其实在心底每个人都献上最真挚的祝福。
摄影大赛编辑
普利策新闻摄影奖
开始于1917年的普利策奖由美国著名报人约瑟夫·普利策创立,主要分为新闻奖和文化艺术奖。
普利策逝后立下遗嘱,将财产捐赠给哥伦比亚大学,设立普利策奖,奖励新闻界、文学界、音乐界的卓越人士,该奖自1917年以来每年颁发一次。85年来,普利策奖象征了美国最负责任的写作和最优美的文字。特别是新闻奖,更是美国报界的最高荣誉。每一个希望有所作为的美国记者无不以获得普利策新闻奖作为奋斗的目标。普利策奖的评委由有成就的名记者组成。
当年的优胜者由评委审查、挑选,但评选结果需经哥伦比亚大学顾问委员会通过,并由哥伦比亚大学校长宣布。首届普利策摄影奖是1942年颁发的。此后,除1946年外,每年颁发一次。从1968年开始,摄影类增设了专题新闻摄影奖,获奖作品通常由一组照片组成。普利策摄影奖获奖作品具有重要意义。不少美国人对于许多重大事件的深刻印象是由当年普利策奖获奖照片形成的。事实上,许多美国人是通过回忆他们第一次看到这些影像时正在做什么来记录自己的一生的。
世界新闻摄影比赛
世界新闻摄影比赛(WPP)又称荷赛,是1956年由荷兰三位摄影家发起创立的基金会支持的,该基金会的宗旨是:“在全世界范围内引起并增强人们对新闻摄影的广泛兴趣,传播信息并加强国际间的相互理解。”
四十年来,世界新闻摄影比赛的规模在不断扩大,每年都有数十个国家近万幅作品参赛,比赛项目发展到9类19项,是世界上参与范围最广,最具代表性和权威性的新闻摄影大赛。荷赛每年还常增设一些特别奖,如“匈牙利李斯特奖”、“奥斯卡·巴纳克奖”等。荷赛所涉及的题材的多样性使其参赛及获奖照片不但能基本涵括每年的重大事件,也能深入人类的日常生活,它的作品已成为人类所处的时代和历史的见证。
哈苏国际摄影奖
哈苏基金会是由厄纳和维克多·哈苏捐赠的遗产于1979年建立的。基金会的宗旨是促进自然科学和摄影领域的科学教育和研究。该基金会每年都拨款资助众多项目,其中之一就是每年一度的哈苏国际摄影奖。1989年,该基金会在瑞典哥德堡成立并向公众开放了哈苏摄影中心(哈苏中心),该中心已经举办了一系列展览和文化演讲活动。值得一提的是,该中心还建有一个面向研究者和学生的摄影研究与参考书图书馆,收藏有包括历届哈苏国际摄影奖获奖者作品在内的丰富的图片。
哈苏国际摄影奖创办于1980年,当前已经逐步成为一项国际摄影界重要的摄影赛事,主要宗旨是奖励“一位公认的摄影师的主要成就”。该奖项由一批在国际上有影响力的摄影家和资深专家推荐3名候选人,最终得主则由哈苏基金会董事会从3名候选人中选定。
平遥国际摄影大展
2001年,在国家文化部、国务院新闻办公室和山西省委、省政府的大力支持下,首次创办的“平遥国际摄影节”完全按照国际规范操作,国内与国际接轨、传统与现代互动,使平遥古城独特的风貌、古朴的民风以及形式多样的摄影活动交相辉映,在海内外产生了出乎预料的轰动效应。因此,经国家文化部批准、组委会决定在2002年9月15—22日继续举办这一盛会。
2002年平遥国际摄影大展吸引了来自法国、美国、西班牙、丹麦、俄罗斯、意大利、比利时、日本、韩国等国家的著名摄影家参展,他们展出的18组30个展览全部是第一次在中国亮相。国内摄影展览有33组65个,整体上突出了“世纪中国”的主题,我们从大展所展出的几千幅作品中选部分精品,编辑成册,记载下这辉煌的瞬间。
国家摄影大典
国家摄影大典是国家摄影一年一度、面向全球摄影人的年度盛典,是全球摄影产业发展的风向标,同时也是一年一度全球摄影人的思想盛宴。
国家摄影大典现场
国家摄影大典现场
一年一度的国家摄影大典,将对本年度涌现出来的全球摄影领域的大事件进行盘点;将对本年度涌现出来的影响全球的图片进行评选和颁奖;将对本年度涌现出来的摄影事件进行多角度的剖析;将对下一年度及未来全球摄影发展趋势进行分析、预测和展望。
2012年4月22日,国家摄影大典首届盛典在中国北京胜利举行,1200多人参加了本届盛典,会议现场展出了1000多幅优秀摄影作品。盛典还对首批“达盖尔奖”进行了揭晓和颁奖。
国家摄影大典是全球摄影人的尖峰盛会,每年将在不同国家或不同地区举行。
达盖尔奖
《一个中国公民给世界的低碳长征》。
《一个中国公民给世界的低碳长征》。
达盖尔奖,是国家摄影大典的最高奖项,以照相机的发明人法国著名发明家、化学家和艺术家路易·雅克·曼德·达盖尔(Louis Jaque Manteis Daquelle)的名字命名。为了纪念他对人类摄影事业的贡献,国家摄影大典把每年的最高荣誉奖定为达盖尔奖。 |
|